吉他社

城市边界(City Borders)

29 吉他谱  0 求谱  0 拨片 

语种:国语

唱片公司:大大树音乐图像

发行时间:2014-07-22

类别:合集、杂锦

城市边界(City Borders)专辑介绍 《城市边界CityBorders》是孕育自一部关于印度华人迁徙与生命史的纪录片──《边界移动两百年》的音乐作品。大大树音乐图像负责人锺适芳,除了身兼纪录片的导演与製作人,更催生出与影像相互对话的音乐风景。从「音乐」跨界到「图像」,锺适芳带领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作团队、艺术家完成了大大树首部影像作品以及原声带。
故事的最初,始于迁徙。在大时代的动盪下,一群华人逃离家乡,循着漫长而曲折的路径,来到英殖民时期的「黄金地」──加尔各答。然而时代的动乱与政权更迭,印度社会的种姓阶级、中印边界纷争、城市发展与迁厂事件等,这些印度华人只能一次次地被迫离开再离开,成为在城市边缘消失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家是未知的终站,他们仍在路上......。纪录片《边界移动两百年》以大时代为轴,开展印度华人两百年间「来」与「去」的历史脉络与生活情景,呈现当代多元的身份认同和生存处境,以珍贵的口述史与历史影像,留下旧日华人聚落的最后一抹残晖。

而原声带《城市边界CityBorders》则由大大树音乐家好友锺玉凤、WolfgangObrecht、大竹研,同样跨越语言与国界,共同参与了专辑的音乐概念与创作。来自德国的手风琴乐人WolfgangObrecht,另一较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生祥乐队的「野战录音师」,以充满张力的手风琴反覆层叠出大时代的变动,层次丰富而变幻莫测的声响,穿越音乐与文化的多重边界,为迁徙的历史拓展更自由开放的对话空间;琵琶侠女锺玉凤(台湾)重新演绎1940年时代歌曲〈天上人间〉和泰戈尔谱写的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在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的影像中缓缓扬起,意味悠远且深长,并创作纪录片的主题曲〈边界到边界〉;另一成员,日本吉他手大竹研,以独特的电吉他语言叙述流离,并将印度国歌重新诠释,充满寓意的琴声残响在隆隆的战争砲火中响着,与琵琶互相对照;叠上蓝调吉他手DavidChen的「夜之城」,穿越时空到1930年代的胡格利河码头,听见流浪者的悲愁与渴望;友情献声的万芳、云力思,悲哀而柔美的歌声,在华人世代筑起的高牆与深锁之间迴盪,也在工厂废水的流动间四溢,在婚礼祝福中无限盘旋,为影像增添更多诗意与想像的空间.《城市边界》除了多位乐人的原创音乐,也将加尔各答城市特有的「声音地景」贯穿全片,街道流动的丰富声响/噪音,多元的声音场景的熔炉,多重语言的揉杂交错,声音地景与音乐时而交织,时而融汇成一。专辑中的许多音乐与声音地景,随着影片放映与巡迴途中,实验对话,有机诞生。《城市边界 CityBorders》不仅是一张电影原声专辑,也是独立于影像之外的「声音故事」。
音乐专辑概念——锺适芳、Wolfgang Obrecht、锺玉凤

关于乐人

Wolfgang Obrecht|德国 手风琴
手风琴乐人、录音师,本片原创音乐的灵魂人物。平时在德国慕尼黑的声音工作室Tonstudio -Richart从事录音工作,也跟着许多欧洲知名乐团巡迴,并与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展开在地录音计划。他常年合作录音的音乐家,台湾的新民谣乐人林生祥,称他为优秀的「野战录音师」。他擅长在地收集声响,并与音乐本质自然融合,创造具生命力的音乐场景。这次他担任纪录片的录音师,同时打造配乐与编曲,最令人惊豔的是他创作/演奏的手风琴乐声,灵活地贯穿其中,层次丰富而变幻莫测的声响,穿越了音乐与文化的多重边界,为迁徙的故事层叠更多张力与情感,也拓展了更自由、开放的音乐对话空间。

锺玉凤Chung Yufeng|台湾 琵琶
琵琶音乐家、作曲家,出身传统音乐底藴,能编能写,悠游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多次踏上国际舞台展开跨界计划,以丰富的创作与优秀的演绎能力受到注目。2008年《音乐越界》计划,与十位来自不同地域的音乐家一起生活、共同创作、演出与录音,并在德国各大城市与音乐节巡演。2009年德国最大的民谣音乐节《鲁多许塔音乐节TFF, Rudolstadt》焦点跨界单元“Magic Lute”,她以琵琶音乐家身份参与,成为代表亚洲的唯一一位女性音乐家。随后多地巡演与合作计划,从瑞典、德国、埃及、西爪哇到印度......文化边界上生气蓬勃的音乐场景,是她丰沛灵感的泉源。纪录片尚未成形之际,透过零碎的叙述与影像片段,玉凤抓住了「迁徙」的意象,创作了多首深刻动听的乐曲,当音乐家们一起上路巡迴,这些歌曲也诞生了更有机的面貌。

大竹研Ken Ohtake|日本 电吉他
日本优秀的吉他演奏家,悠游在音乐线条与节奏中,寻找没有被弹出的声音,堆叠和谐、冲突、高潮或安静。他与冲绳民谣大师平安隆(TakashiHirayasu)搭档,重新编演冲绳民谣,被其誉为「最沉稳内敛的伙伴」。大竹研与平安隆在2003年受邀参与台湾流浪之歌音乐节,初识了台湾新民谣乐人林生祥,一拍即合的默契,使他们成为最坚韧的音乐伙伴,从「种树」、「野生」、「大地书房」到2013年的「我庄」,每张专辑作为先锋,重新打破、开创了台湾音乐与土地的思想对话,其中大竹研的吉他语言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他自己的音乐风格,则难以定位,他的个人专辑「似曾至此」,以吉他创作,却不是「吉他音乐」,纯粹而充满影像感的声响,彷若一幕幕的电影场景,自由灵活的即兴能力,让人难忘。

其他参与乐人|David Chen、万芳、云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