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开门遇见…余荃斌
2004年第一张NO NAME同名专辑至今,历经了两张专辑、一张精选、一张单曲,他从无名到有名,从纯粹声音的想象,到与真面目的结合,这次,NO NAME想要更深刻的用音乐告诉你真正的他自己,因为神秘感总带有标签,而知道了名字与长相时,又容易让认识的深度仅止于此,倒不如从创作里告诉你有关NO NAME的故事来得深刻。
曾经先以不露脸影引起注意,到上一张作品已精选方式呈现让退隐之说不径自走,至今当众人对于「NO NAME去哪了?还会再唱吗?」的疑问也渐渐平息、不再是话题的时候,他以独立制作的原创歌手身分,依然用沙哑、情感丰沛的声线,及更近真实自我个性的音乐,自包词、曲、编、企划、宣传、制作全方位原创概念呈现最新单曲,来给大家一个交代。这张EP是一个拼图式的架构,从「开门遇见余荃斌」,这才开始告诉你真正的他是谁,并依序循找到情感延续的脉络,也找到最初一个单纯爱音乐的悸动。那么,这一次NO NAME作品『开门遇见…』到底是什么呢?
⊙时间性、连续性的音乐故事
用"拼图"的概念,这些歌曲是NO NAME的故事,分别前后先以两首数字单曲,最后一首单曲发表时才会及结成实体;每首歌各代表故事的某一个情结,每首歌的图示各是一片拼图,最后会连结成完整的故事或是图样,成为整个EP的文案及封面,引导着听的人去到情感的核心,到达最终点并完成一个音乐旅程。
⊙城市Fusion的多元音乐呈现
四首歌曲,各占中、快、慢板不同节奏与SOFT R&B、小调、摇滚、雷鬼甚至些许爵士等曲风的fusion风格,不同以往NO NAME轻柔、民谣的曲式,带出“城市时尚、具有节奏感的 BAND SOUND形象”,让你体验NO NAME不同面貌的情感与声线。
⊙真正原创的全方位完整性
这张作品NO NAME除了自包了所有词、曲、制作、两首编曲,还自己企划、平面设计初稿、文案攥写,甚至写了宣传计划,自己敲通告。就是这样的执着,也让电影影公司在「戒爱」一曲里看见NO NAME的故事而被吸引,于是成为台湾区主题曲,让情感从音乐延伸到电影。也吸引了各个不同层面的热情伙伴赞助参与单曲工作,为他完成全方位专属于No name的独立制作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