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39
2015-1-7 16:37:25
本帖*后由 我是落实穿 于 2015-1-9 11:27 编辑
我到现在都记着周老师跟我说过的话:音乐是一种生活的表达方式,不同的音乐表达了不同的生活。音乐即是生活。
我想,我也是热爱音乐的吧。
接触二胡是四年级,我爸妈觉得我假期很空,其他小孩都忙着补习英语数学什么的,我爸英明决策,坚决不让我的周末花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于是果断送我去学乐器,他的理由是:当时他小时候想学没条件,现在我有条件了就一定要我满足他儿时的愿望。
话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年少未实现的梦想让子女继承,但事实上不是每个孩子都自愿继承父母的愿望。我就不是,我当时武术练得正起劲,梦想是当大侠扫平天下之不太平。
于是在一次小型的家庭会议后,明确了我学乐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学有用。
你看,他们当时就已有如此的超前意识,大学有用,有什么用,泡妞用?
但是泡妞也不可能让我去学二胡阿,我总不可能对一位女生拉个凄惨的《二泉映月》后再向她表白说我喜欢你吧。
那时我的意见是学风琴,因为小学音乐课老师用的是风琴给大家声乐伴奏,我觉得那很好,我弹到哪大家就得跟到哪,我不弹大家就不能唱。而我爸妈明显是把风琴和钢琴搞混了,他们以为我想学的是钢琴,于是果断否决。我爸的理由是第一样乐器不准学西洋的,我妈的理由是买了家里没地方放。
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借口,真正理由是太贵了买不起。
于是就选民族的吧,学啥呢?
笛子?妈否决,她是医生坚定认为吹笛子是病从口入。
古筝?爸否决,古筝那么大你以后怎么带到大学去?
琵琶?我反对,女孩子弹弹的东西怎么能让我学?
于是想来想去还是二胡合适,二胡不是很大,能带到各种地方去,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我以后出门求学没钱还可以路边卖艺不至于饿死街头。
一副墨镜,一个毡帽。强烈的即视感。
就这样家里联系了一个当地比较有名的老师,花重金挑了一把二胡去他那里一对一的教学。那时的我还是蛮羞涩的,第一次一对一学习心里很怕,怕出什么错误遭到批评。就是这种心理恐惧我经常拉错音,本来手就小,二胡又是那种只要摸错一点把位音就会跑调,一跑调老师就说停停停,老是停停停就觉得这个真没劲阿,还是风琴好,按一个音是一个音,不会跑调。
由于经常被老师教训,平时心思又不在二胡上,有时就推推拖拖不练习了,父母也没放在心上。有一次学校举办文艺晚会,我去参加了,看到一个六年级的师姐二胡独奏《赛 马》,那旋律的激昂和绚丽的技巧(其实不过是拨弦),真的把我深深折服了。回到家我第一次主动拿出二胡想试试,可那时的我连皮毛都没学会,只会D调的基础音阶,而《赛 马》是F调的,怎么拉都觉得不对,十分泄气,于是周末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去找我的二胡老师,叫他教我《赛 马》,当我第二次现场并且是近距离看老师演绎的时候,我就告诉他,我要学好二胡。老师哈哈笑了,说他的专业是笛子,并不是二胡。既然看我那么有决心想学二胡,于是介绍了本地*有名的二胡老师给我,姓周,家在江边。
于是,我成了周老师的学生。而且认识了很多很多朋友,到现在还依然是挚友。
我第一次敲开周老师家的门的时候,真的把我吓到了,以前是一对一的教,这次是十几个小朋友一起练琴。
我进去的时候有一个初中的师兄在拉《牧羊姑娘》,我感觉比《赛 马》还要好听,当时的我真的像一个在音乐走廊外面徘徊很久突然进入音乐殿堂的人,每个人都水平都相当高,但年龄都和我差不多。
我被周老师招呼进门,他先看看我的水平,说我现在是业余三级左右,他希望我在*短时间考出六级,然后加入一个小团体争取初中过专业B级。然后我就拿到一本绿色封皮的二胡考级曲目乐谱。
那时也是我第一次听说考级这个概念,二胡业余十级,目前我三级左右,《赛 马》是四级,《牧羊姑娘》是六级,我翻到后面,《空山鸟语》七级,《二泉映月》十级。
我突然感觉自己在打游戏,每次都在涨经验,练出某首曲目后升级。
我突然有了疯狂练琴的冲动,周老师也根据我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比如考级就两首曲目,于是他每级都只规定三首让我练,一旦这三首成熟就直接跳级。
我记得我刚开始那段时间由于水平很低,怕其他同学嘲笑我,于是我就偷偷跑到阳台关上门一个人练。平时师娘总是在阳台洗衣服,她看我挺认真挺努力的就和我聊天,师娘对我很好,她知道我有点小小的自卑后偷偷告诉了周老师,周老师了解情况后就找到我,给了我一份谱子,是他自己作的二胡曲,在全国大赛中得过金奖。要知道,当时这种谱子是不外传的,他对我说这曲子难度很低,突出的是意境。他还告诉我,音乐是没有什么自卑不自卑的,考级的曲子是按技巧分级的,但并不说这曲子就差了,比如三级的《良宵》就是二胡曲中的经典之作。音乐体现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感觉,而二胡是众多乐器中表现力尤为出色的。
我当时不理解,但现在懂了,人的感情就是音乐的灵魂。灵魂要用心去感受,音乐要用心去演绎。
我学会了老师的曲子,讲的是西施断缆,故乡作为西施故里,江南细腻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我疯狂地练习,出现过一天几小时不停歇的练习,直到手指没有感觉为止。于是在五年级考出五级,六年级学会了七级的第一首曲子《空山鸟语》。话说我还四级水平的时候就告诉爸爸说以后要亲自拉一遍《空山鸟语》给他听,现在会了,那次单独为父亲的演奏让他感动了很久。
六年级的暑假,我被老师带到了二层阁楼,那是一个很大很空旷的阁楼,二胡的声音在多次反射下深沉悠扬,是绝佳的练习场所。
在这里,我认识了金晨,小白,恺哥还有其他兄弟姐妹一共七个人。我们的目标是过专业B级,原因是中考能加分。
第一次见金晨的时候他在演奏《喜送公粮》,他快弓和高把位的音准实在是让我佩服;小白则会用二胡来拉周杰伦的《东风破》;恺哥在一次下课前对我说,你的空山鸟语弓法错掉了,然后演示了一遍给我看。他们都是周老师*得意的学生。
我们在一起练胡琴的时候我压力超大,虽然考级是考过了,但都只是练几首而已,练习曲都不是很熟练,和他们比起来,基本功实在是太差了,尤其到了快弓指法很乱的时候,两只手根本配合不起来。每次合奏的时候都是我突兀的琴声打破了音律的和谐。虽然当时还小,但还是蛮自卑的。
我回到家一个人打开音响静静听独奏,我发现比起喜庆昂扬的快歌,我更喜欢二胡善于表达的如泣如诉。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周老师,他对我说:“二胡原本就不是表现悲情的。在旧社会,老百姓艰苦受压迫的生活只能用二胡这种像讲故事的音色表达,新中国成立后,刘天华一些国外修小提琴的民族音乐家认为*能代表民族拉弦乐器的二胡也能表达出喜庆与激昂,便写了《光明行》《喜送公粮》这种积极向上的曲子,当然二胡还是越剧伴奏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于是又有了江南丝竹的曲风,例如《江南春色》、《闲居行》。”
“音乐是一种生活的表达方式,不同的音乐表达了不同的生活;不同民族的音乐便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说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周老师对我说。
写给大家的话
创办这个音乐教室,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我真的准备了很久,终于,在今天能和大家见面。(笑)
离家五载,带着吉他上路,去过不少国家,听过许多音乐,认识一帮有趣的音乐人。我一直坚信音乐即生活。
今后我将在这里为大家科普简单的乐理知识,分享实用的吉他教程,讲述小落身边的故事,追寻美好的音乐梦想,偶尔发发原创音乐视频,每天进步一点点~
谢谢大家。
注:本版块的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如果喜欢请点收藏,欢迎分享,希望有更多爱音乐的朋友能够关注小落音乐教室,统统干货,做爱分享的小伙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