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音乐

13940 2019-10-21 08:56:01


上流阶层的有钱人会听什么样的音乐?


几乎所有人脑海里想到的画面都会是,讲究的西装,酸涩的红酒,难懂的爵士乐……



人们总会把爵士乐和小资情调联系起来,但是说白了,这只是一种饱含中国特色的误解。


如果你在美国说起爵士乐,大部分人会首先会想到的是黑人音乐,而不是什么有钱人。


为什么中国人会把爵士乐和小资情调这两种东西联系起来?


这就不得不提到上海了。


老上海的爵士乐


道光二十二年,也就是1842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根据条约中的规定,上海将被迫成为对外商开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划定了外滩英国租界的南北界限。


以此为起点,上海公共租界逐渐形成,这也是中国租界史上开辟*早,存在时间*长,面积*大,管理机构*庞大,发展*为充分的一个租界。



国中之国的上海租界


据朱争平先生在《老上海的爵士乐》中记载:


“爵士乐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由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传入中国上海的。1923 年,美国人奥斯邦创办了上海第一家,也是当时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ECO 电台,ECO 电台的建立为爵士乐在上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


电波飘散在老上海的洋房和弄堂之间,通过ECO,当时的上海人第一次接触到了这种外来的全新音乐形式——爵士乐。


当时正值爵士乐摇摆乐风格在美国*为流行之际,因此,海外很多顶尖的爵士大乐队(Big Band)都会来到上海巡演。



这样的大乐队人数编制大都在10人左右,有些更大的乐队的人数能够达到20人甚至更多。


这些乐队在演奏时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小号、萨克斯风、钢琴、低音提琴、长号、爵士鼓等等。


早期在上海的爵士乐队基本上都在舞厅之中进行演出,所演奏的爵士乐曲大都是为宾客进行伴舞所用。


当时上海比较有名气的舞厅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爵士乐队,这些乐队中的乐师,大都是以菲律宾人为主的外籍乐师。


老上海百乐门


在演奏方式上,乐队大都按照事先准备好的乐谱进行演奏,并在演奏的过程之中,加入即兴的表演内容,以此进一步丰富乐队的演奏方式和乐曲的表现形式。演奏乐曲本身的结构相对来说较为整齐,主要以四小节或者八小节的方整乐句为主。


同时,为了伴舞的需要,乐队所演奏的歌曲一般都带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性,在和声部分则主要以三和弦、七和弦为主。


在那个灯红酒绿的上海租界里,华丽的爵士乐舞曲是唯一的背景音乐。


只不过老上海曾经繁荣的爵士乐舞厅,如今大部分人只是有所耳闻,并未曾亲眼见过那段纸醉金迷的历史。


真正让这一形象深入当代人心中的*大“功臣”,还是建国后,那些不断涌现出来的经典民国题材的影视剧作品。


是这些影视剧作品让国内的观众记住了那个华丽的舞厅,模模糊糊地知道了爵士乐这种音乐风格。


爵士乐也从此和小资情调深深地纠缠在了一起,深深地印刻在了中国人的心理。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影视剧,很少能有哪个剧组真正还原当时舞厅里的歌舞。


请相信我,在老上海租界的舞厅里,没有谁会唱《情深深雨蒙蒙》……


不过要说真的下本钱的,那就不得不提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



为了尽可能地还原老上海,该片制作团队聘请了来自百老汇的专业舞者来承担影片中群舞部分的演出。


就连不少群演的服饰也都是品牌复古服装,而片中的箱包道具同样也是有百年历史价值连城的古董。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一眼,虽然对于故事大家褒贬不一,但是舞美方面却没什么可挑剔的。


从无人不知到无人知的爵士乐


老上海在经历西方入侵者百年的控制之后,在1943年,美英等国才分别与重庆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将上海租界交还中国。


但是实际上,在抗日战争之后,中国才真正地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


虽然20世纪初,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爵士乐繁华一时,在老上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这种繁华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民族的苦难!


所以在建国之后,这种象征着资本主义的音乐也成了民众宣泄愤懑的对象,被彻底抹杀。


以至于到了20世纪末,在上海,即使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也没有几个知道爵士乐。


黄健怡,如今说起来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爵士钢琴演奏家,但是当时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读本科的他,虽然在大学里面听过一些这样的音乐,但是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爵士乐”的概念。


李泉在《歌手》节目中介绍黄健怡


他说:“在大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上海已经已经有人开始玩爵士乐了,我也经常去看他们演出,我觉得很神奇,但是肯定是搞不懂是怎么回事,也没功夫去练。因为当时一门心思还是在想把古典音乐弹好,但是大学毕业之后你其实已经失去了这个所谓的,你某一阶段的人生奋斗目标,因为你作为演奏家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1997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之后,黄健怡留校担任艺术辅导老师。在这六年钢伴生涯的前三年,黄健怡老师涉猎了管弦系几乎所有乐器的钢琴伴奏工作,而后三年,他被当时的管弦系主任选为了专职的小提琴钢伴。




直到有一天,他的朋友长号乐手郭亚庆邀请他加入一个爵士乐队,这无心插柳的一个邀请,却成了他爵士人生的起点。


1999年,FootPrint爵士乐队创立。


本来只是一个键盘手的工作,但是不断地演出,却让他对于爵士乐的热情和兴趣与日俱增。


只不过从小学习古典的黄健怡虽然加入了一个爵士乐队,但是他对于爵士乐却依然有着无数疑惑。


“练琴追求的是什么?古典钢琴你尽可能的要去揣摩、研究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图,又要融入你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语汇。但是古典钢琴就是你弹的每一个音都要和他写的一样。”


那么爵士钢琴追求的又是什么?



为此,毕业六年之后,2003年,黄健怡决定去爵士乐的发源地,系统地学习这种音乐,并将这些知识带回国内。


他先是在美国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随后考入美国新泽西RUTGERS大学MASON GROSS艺术学院的爵士乐演奏研究生班,顺利获得爵士钢琴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新泽西爵士协会颁发的Pee Wee Russell 奖学金,以表彰其在爵士乐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


如今,回过头来,他说:


“爵士钢琴呢,可以更多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因为爵士钢琴你可以自己写曲子,这个创作难度,相对于那些古典音乐,可能会容易一些,其实即兴也是你的创作,所以这(与古典)是不同的追求。”


在这位爵士钢琴家的眼中,他觉得爵士乐并不是有钱人的音乐,他说:


“我不觉得爵士是有钱人的音乐。我觉得爵士乐,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小众的,而且每个时代不一样。


因为有人会说爵士乐在那个年代它就是流行歌,对,因为那个年代可以选的东西比较少嘛,那现在选的东西比较多了,大部分人还是爱听现在的流行歌什么的。


因为爵士乐是对听者的这个听觉审美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其实音乐还有一个听觉习惯的问题,如果你从小听这个东西,你也不会觉得这个东西有多听不懂或者什么,因为你听习惯了。”



“我们现在主流媒体推的就是这些流行歌,那这个东西它就讲不清楚了,他主要给你推这些是因为市场需要,那么你老推这个市场上也听不到除了目前*流行的东西之外的东西。


所以其实做爵士乐,为什么大家一直在说,到现在还在说,要做推广,就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听到不同的新的东西,有意思的音乐,有可能他们会喜欢,也有可能他们会不喜欢,就是不一定音乐好你就会喜欢,也有很多音乐我也知道它是非常好的音乐,但是我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这太正常了。


爵士乐虽然说它一开始是底层的音乐,像布鲁斯这些,但自从它和西方的和声体系结合了之后,然后再传播到全世界各地,各个地方的音乐家又给它注入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元素,发展出来的这个爵士是包含了非常多元素的。所以爵士乐的这个多元性其实是非常厉害的。”



百年之前,爵士乐作为西方入侵的象征之一,进入中国。


但是百年之后,中国已然崛起,对于爵士乐,我们也理解了更多。我们明白了爵士乐并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化身,反而在它的发源地,它是黑人们寻求自由的标志。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爵士乐,理解爵士乐。他们并不是什么深陷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而是为中国音乐发展,寻求新活力的开拓者们。他们一直在寻求爵士乐能否与中国元素相结合,迸发出新的火花。


正如黄健怡老师所言:“我认为音乐家对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在改变音乐的进程。无论爵士也好古典也好,总是有一代代的作曲家,他们希望能够注入新的技法,新的方式,或是拥有了新的设备/手段之后,产生新的音色,从而注入更多灵感。这些都是普遍走在大众审美的前沿的,需要一段时间被大家接受(当然也可能是一部分人的接受)。从长远来说,我自己还是希望从业人员能够慢慢带领音乐审美的发展。”


如果你也喜欢爵士乐,如果你也希望为中国音乐注入更多灵感,那么欢迎你来哎呀音乐,跟随黄健怡老师,让我们把这爵士音乐复兴的火把传递下去。

我和国内*可爱的爵士钢琴家聊了一会儿天~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关注公众号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点这里了解黄健怡老师爵士钢琴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快来抢沙发